01
当下,修行是比较热门的一个词语,以至于成为小众可套用的网络语言,比如,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修行、书法是每个中国人一生的修行、爱情原来是一场真正的修行,等等,不一而足。
实际上,修行是一条道路,一条通往人类內心最深远处的道路,一般来说,有两种内涵:一是顾名思义,即修养自己的德行。二是宗教意义的修炼。佛教认为人生是苦,解脱痛苦的过程就叫修行。
02
“百善孝为先”,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,出自清朝王永彬《围炉夜话》。世界最不能等待的,是孝顺父母;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应该是人世间最让人心痛的悲剧。孝顺父母,看似简简单单,其实,是人世间最伟大最艰难的修行。
一曰存孝心。《家语·弟子行》说“孝,德之始也”,《孝经》里讲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”,说的都是存孝乃天经地义、行孝为道德的起点。明朝《增广贤文》云: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义,动物尚且如此心存孝义,何况人乎?
二曰能孝顺。很多情况下,我们不是没有孝心,而是没有做到孝顺,顶撞者有之、反驳者有之、忽略者有之。其实,孝顺不等于绝对的服从、一味地盲从,正像《论语·里仁》中所言“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”,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,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劝告,如果父母不能够听从自己的劝告,仍然要恭恭敬敬,任劳任怨。一味顺从,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,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,同样也是不孝。
三曰讲孝道。实际上,孝道是个大概念,体现孝文化的各个方面,用明朝吕坤的话来说,比较简单也容易理解,《呻吟语》中提出“人子之事亲也,事心为上,事身次之,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,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。”说的是子女孝顺父母,有三个层次:第一,使父母心情愉悦;第二,关心父母身体健康;第三,也是等而下之的,仅仅是保持表面礼节,其他全然不顾。
03
行孝即修行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以虔诚慈悲的心胸、至诚至真的态度去面对父母,有孝义之心、有孝顺之举、有孝道之规,则可上应天地、中善父母、下安自己,那么我们也是在进行一种最伟大的修行。正像李二和《流浪的梦》中所言:
“生活是最本真的,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。时空中无处不教堂,无处不佛堂;无处不天堂,也无处不地狱。”